近期,各行业掀起的反内卷行动引发广泛关注。从光伏、钢铁、汽车到水泥等行业的主动调整,到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反内卷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行业内部的结构优化,更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多行业启动反内卷行动
当前,多个产能过剩行业已开启反内卷进程,通过减产、调控等方式稳定市场秩序。光伏行业中,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从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的价格压力。
中钢协明确呼吁企业加强自律,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唐山部分钢厂已收到7月4日-15日烧结机限产30%的通知。水泥协会则要求会员企业推动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统一,规范行业发展。
汽车行业的反内卷行动始于5月,7月后共识进一步强化。比亚迪率先于7月1日起叫停价格战,执行新价格政策,引领行业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
生猪行业通过生产调度会确定调控目标,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以平衡市场供需。民航局在6月26日的会议中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低价机票逐步退出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反内卷思潮已延伸至资本市场。7月2日起,反内卷相关板块集体上涨,光伏板块多晶硅期货价格单日上涨超15%,通威股份涨停,港股重庆钢铁一度暴涨130%。券商纷纷召开电话会议分析反内卷主线,相关概念成为资本市场长期观察对象。
反内卷上升为国家战略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反内卷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紧密结合,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决策标志着反内卷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事实上,国家层面对反内卷的关注由来已久。自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后,历次重要会议均涉及相关议题。从“防止”到“整治”,再到“综合治理”,直至此次提出“依法依规治理”,政策措辞的变化体现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不断加强,反内卷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下行业内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序扩产能,既存在于地产、基建相关传统产业,也出现在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链。以光伏行业为例,2023年至今,除银浆外的所有环节价格大幅下滑,最高跌幅达80%,全产业链价格普遍低于成本线。水泥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仅为50%-55%,低于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
二是低水平恶性竞争导致产业链利润压榨,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突出。5月以来,行业内暴露的0公里二手车、汽车金融链等问题,反映出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拖延供应商付款、大打价格战等手段。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利润仅4.3%,去年上半年30家上市车企净利润合计377亿元,不足丰田同期利润的三分之一。
这种无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阻碍经济复苏。企业因利润微薄难以投入创新,裁员、降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仅靠市场自身调节难以打破困局,需国家层面介入引导。
反内卷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此次反内卷行动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改革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关停落后产能;而当前的反内卷行动范围更广,措施更具系统性,注重制度建设。
本次行动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重要依托,涉及规范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地方招商引资、健全财税体制、完善干部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整地方唯GDP的政绩观和生产型绩效考核机制,从根源上解决各地盲目抢产能、扩规模的问题。
这一过程是我国经济从地产与基建驱动向新质生产力驱动转型的关键一步,也是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通过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将竞争重心转向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更健康的经济结构。
当前的反内卷行动已超越单一行业的调整,成为重构经济发展秩序的重要举措。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我国经济将逐步摆脱内卷困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名鼎配资-股票按天配资-炒股平台配资-可靠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