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窦炎(慢性):
症状:鼻塞、流脓涕,伴头痛、嗅觉减退,遇感冒加重。
做法:辛夷花10克,白芷10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饮用,每日1剂。辛夷花通鼻,白芷止痛,能缓解鼻窦炎症。
2. 扁桃体炎(轻度):
症状:扁桃体红肿,咽痛,吞咽时加重,伴低热。
做法: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3次饮用,每日1剂。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缓解扁桃体炎症。
3. 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长期咳嗽,痰多色白,遇冷加重,伴气短。
做法:川贝母10克(研末),杏仁10克,雪梨1个(去核切块),加水500毫升,煮30分钟,加少许冰糖,吃梨饮汤,每日1次。川贝止咳,杏仁化痰,能缓解慢性咳嗽。
4. 哮喘(缓解期):
症状:哮喘平息后,仍有气短,易疲劳,遇冷空气易复发。
做法:核桃5个(去壳),生姜3片,加水300毫升,煮20分钟,吃核桃饮汤,每日1次。核桃温肾纳气,生姜散寒,能增强气道抵抗力。
5.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症状:无饥饿感,吃少量即饱,伴腹胀、嗳气。
做法:陈皮10克(干品),炒神曲10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饮用,每日1次。陈皮理气,神曲消食,能促进食欲。
6. 胃下垂(轻度):
症状:饭后腹胀明显,平卧后减轻,伴乏力、消瘦。
做法:黄芪20克,山药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1次,早餐时吃。黄芪升提,山药健脾,能辅助改善胃下垂。
7. 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稀溏,每日2~3次,遇冷或吃油腻后加重。
做法:大米50克,炒至微黄,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加少许盐调味,每日1次,空腹食用。炒米有收敛作用,能缓解肠道虚寒。
8. 痔疮(内痔):
症状:大便时出血,色鲜红,无疼痛,或伴肛门坠胀。
做法:槐花15克(干品),地榆1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饮用,每日1剂。槐花、地榆能凉血止血,缓解内痔出血。
9. 肛裂(轻度):
症状:大便时肛门疼痛,伴少量出血,大便干硬。
做法:香蕉2根(熟透),剥皮后加入适量温水,用料理机打成泥,每日1次,早餐后食用。香蕉润肠通便,能减少排便对肛裂的刺激。
10. 关节积液(少量):
症状:关节肿胀,轻微疼痛,活动时加重,按之有波动感。
做法:艾叶30克,花椒15克,加水30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温后(约40℃)浸泡关节30分钟,每日1次。艾叶、花椒能祛湿通络,促进积液吸收。
11. 风湿痛(寒湿型):
症状:关节疼痛,遇阴雨天加重,活动受限,得温则舒。
做法:红辣椒10个(去蒂),白酒500毫升,将辣椒泡入白酒中,密封7天,取滤液涂抹疼痛关节,每日3次。辣椒酊能温通经络,缓解寒湿疼痛。
12. 夜间腿抽筋:
症状:夜间睡眠中腿部肌肉突然痉挛,疼痛难忍,数分钟后缓解。
做法:香蕉1根,每晚睡前1小时食用,同时用温水泡脚10分钟。香蕉含钾,能缓解肌肉痉挛。
13. 运动后肌肉酸痛:
症状:剧烈运动后24小时,四肢肌肉酸痛,活动时加重。
做法:生姜50克(切片),加水20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约40℃)泡脚20分钟,同时按摩酸痛肌肉。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酸痛。
14. 产后缺乳:
症状:产后乳汁少,不够婴儿食用,伴乳房柔软、乏力。
做法:木瓜1个(半熟),鲫鱼1条(约200克),加水800毫升,煮至鱼熟,加少许盐调味,吃鱼饮汤,每日1次。木瓜催乳,鲫鱼补虚,能促进乳汁分泌。
15. 产后腰痛(劳损):
症状:产后腰部酸痛,弯腰或劳累后加重,伴乏力。
做法:杜仲20克,核桃30克,猪腰1个(切片),加水500毫升,煮至猪腰熟,加少许盐,吃腰子饮汤,每日1次。杜仲补肾,核桃强腰,能缓解产后腰痛。
16. 小儿惊风(轻度):
症状:小儿发热时突然抽搐,双目上视,片刻后缓解,伴烦躁。做法:钩藤10克,蝉蜕5克,加水2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喂服,每日1剂。钩藤、蝉蜕能镇静止惊。
17. 小儿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频繁,痰黄黏稠,伴口干、咽喉痛、流黄涕。
做法:桑叶10克,菊花5克,冰糖10克,加水300毫升,煮10分钟,取汁放温,分3次给孩子饮用,每日1剂。桑叶、菊花能清热止咳。
18. 小儿便秘(燥热型):
症状:孩子大便干硬,排便困难,3~4天1次,伴口干。
做法:火龙果1个(红心),去皮后切块,让孩子空腹食用,每日1次。火龙果含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
19. 老年斑(皮肤老化):
症状:中老年人面部、手背出现褐色斑块,表面光滑。
做法:维生素E胶囊2粒(取内容物),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睡前涂抹于色斑处,次日洗净,每日1次。维生素E抗氧化,能淡化色斑。
20. 皮肤瘙痒(干性):
症状:皮肤干燥,瘙痒难忍,尤以四肢、躯干明显,抓后起白屑。
做法:艾叶50克,加水30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温后(约38℃)泡澡15分钟,每周2次。艾叶能滋润皮肤,缓解干燥瘙痒。
21. 慢性湿疹(脾虚型):
症状:皮肤红斑、丘疹,瘙痒,渗液少,反复发作,伴食欲不振。
做法:炒薏米30克,赤小豆20克,加水600毫升,煮至软烂,吃豆饮汤,每日1次。薏米、赤小豆能健脾祛湿,辅助改善湿疹。
22. 汗疱疹(手足):
症状:手足出现小水疱,瘙痒,干涸后脱皮,春夏多见。
做法:明矾10克,加水1000毫升,大火烧开后放温,浸泡手足20分钟,每日1次。明矾能收敛燥湿,缓解水疱瘙痒。
23. 灰指甲(初期):
症状:指甲变色(灰白),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无明显疼痛。
做法:大蒜5瓣(捣烂),加白醋100毫升,浸泡24小时,取滤液涂抹病甲,每日3次,坚持1个月。大蒜、白醋能抑制真菌。
24. 脚气(糜烂型):
症状:脚趾间皮肤发白、糜烂,瘙痒剧烈,有异味。
做法:高锰酸钾片1片(0.1克),溶于500毫升温水中,搅拌至淡紫色,浸泡双脚10分钟,每日1次,泡后擦干。高锰酸钾能杀菌,缓解糜烂。
25. 脚汗过多:
症状:双脚出汗量大,鞋袜易湿透,伴脚臭。
做法:明矾15克,加水2000毫升,大火烧开后放温,泡脚20分钟,每周2~3次。明矾能收敛止汗,减少脚汗。
26. 狐臭(轻度):
症状:腋下出汗多,有特殊异味,夏季明显。
做法:滑石粉30克,冰片5克,混合均匀,每日洗澡后擦干腋下,涂抹少许,能吸收汗液、减轻异味。
27. 口腔溃疡(复发性):
症状:口腔内反复出现溃疡,疼痛,1~2周自愈,此起彼伏。
做法:莲子心5克,甘草5克,加水300毫升,煮10分钟,放温后含漱(每次30秒),每日3次。莲子心清心,甘草消炎,能减少复发。
28. 牙龈出血(阴虚型):
症状:刷牙时牙龈出血,量少,牙龈微红,伴口干。
做法:麦冬15克,生地10克,加水400毫升,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温后分2次饮用,每日1剂。麦冬、生地滋阴,能缓解阴虚出血。
29. 视力模糊(用眼过度):
症状:长时间看屏幕后视力模糊,眼胀,干涩。
做法:枸杞15克,桑葚20克,蓝莓10克,加水400毫升,煮10分钟,取汁及食材食用,每日1次。三者均含花青素,能保护视网膜。
30. 遗精(肾虚型):
症状:未婚男性每周遗精超过2次,伴腰膝酸软、乏力。
做法:芡实20克,莲子15克(带芯),山药20克,加水500毫升,煮至软烂,加少许冰糖,吃食材饮汤,每日1次,晚餐后食用。芡实、莲子能固肾涩精。
31. 湿疹(躯干):
症状:躯干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抓破后渗液,反复发作。
做法:马齿苋3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温后用无菌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次。马齿苋能清热利湿,缓解红肿瘙痒。
32. 荨麻疹(急性):
症状: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色红或白,瘙痒剧烈,时起时消,消退后不留痕迹。
做法:艾叶15克,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温后用毛巾蘸药液擦洗患处,每日1次。艾叶能祛风止痒,减轻风团和瘙痒。
33. 冻疮(手部):
症状:冬季手部皮肤红肿、发痒,遇热后瘙痒加重,严重时出现紫红色斑块或水疱,破溃后疼痛。
做法:生姜20克(切片),泡入100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3天,取上层清液涂抹患处,每日3次。生姜温通血脉,白酒促进循环,可缓解红肿瘙痒。
34. 蚊虫叮咬(局部):
症状:被叮咬处出现红色小丘疹,伴明显瘙痒,搔抓后易红肿。
做法:薄荷脑5克,溶于50毫升75%酒精中,摇匀后用棉签蘸取涂抹患处,每日数次。薄荷脑清凉止痒,酒精可杀菌防感染。
35. 痤疮(面部):
症状:面部出现粉刺、红色丘疹,部分顶端有脓疱,伴轻微疼痛或瘙痒,反复发作。
做法: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放温,用无菌棉签蘸药液轻轻涂抹患处,每日2次。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减轻炎症红肿。
36. 口角炎(口角):
症状:口角皮肤潮红、皲裂,张口时疼痛,易出血,严重时出现浅表溃疡。
做法:维生素B2片2片(碾成粉末),加入5克蜂蜜调成糊状,用棉签涂抹口角患处,每日3次。维生素B2补充营养,蜂蜜滋润黏膜,促进愈合。
37. 手足皲裂(足跟):
症状:足跟皮肤干燥、粗糙,出现深浅不一的裂纹,行走时疼痛,冬季加重。
做法:开塞露10毫升(含甘油),混合凡士林20克搅匀,每晚睡前用温水浸泡手足10分钟,擦干后厚涂患处,用保鲜膜包裹10分钟,每日1次。甘油和凡士林能保湿滋润,修复干裂皮肤。
38. 头皮屑多(头皮):
症状:头皮脱屑明显,伴轻微瘙痒,梳头或搔抓时白色鳞屑散落,头发易显干燥。
做法:桑白皮3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滤渣取液,用药液洗头,轻柔按摩头皮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每周2次。桑白皮能清热去屑,减轻头皮瘙痒和脱屑。
39. 脂溢性皮炎(头皮):
症状:头皮发红,覆有油腻性黄色鳞屑,伴明显瘙痒,头发易油腻、脱落。
做法:侧柏叶20克、皂角10克(打碎),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渣取药液,待温后洗头,保留5分钟再冲净,每周2次。侧柏叶控油止痒,皂角清洁头皮,减少油腻鳞屑。
40. 痱子(颈部):
症状:夏季颈部出现密集的针尖大小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伴瘙痒,遇热或出汗后加重。
做法:金银花20克,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放凉,滤渣取药液,加入滑石粉10克调成稀糊状,用棉签涂抹患处,每日2次。金银花清热解暑,滑石粉吸湿敛汗,可缓解痱子瘙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名鼎配资-股票按天配资-炒股平台配资-可靠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